11月14日下午,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党委以“银龄心向党·重走长征路”为主题,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与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法学院15名学生党员代表,前往贵州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“红飘带”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,筑牢理想信念根基,传承不朽红色精神。
这座以“地球的红飘带”为建筑主题、以“高昂的旗帜,不绝的队伍”为核心主旨的场馆,凭借“艺术+科技”的融合魔力,将长征史诗立体重现。老同志们与年轻学生党员并肩前行,沿着“一面红旗,一盏马灯”的视觉指引,在步步深入中触摸历史脉搏,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探寻之旅。

活动合影
数字赋能重走长征征途

踏入序厅,柔和而庄重的光影笼罩四周。全息影像在空气中缓缓凝聚,红军战士的面孔清晰浮现,有青春稚嫩的脸庞,有风霜雕琢的坚毅眼神,一个个身影仿佛从历史深处鲜活走来。身旁的虚拟纪念碑式影像雕塑静静矗立,线条简洁却蕴含磅礴力量,似汇聚万千无名英魂的信仰光芒。老同志们缓步前行,目光久久流连于影像之上,神情肃穆,宛如与先辈隔空对话,无声的敬意在静谧空间悄然流淌。

穿越序厅的光影长廊,便踏入“血火洗礼”的壮阔场景。行进式步道缓缓推移,氛围骤然凝重,三维声场中,枪炮轰鸣、冲锋号角、呐喊交织回荡,逼真得令人身临其境。两侧影像画面疾速切换,五次反“围剿”的浴血奋战、突破封锁线的英勇冲锋、血战湘江的悲壮突围,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的英姿历历在目。那段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,经数字技术还原愈发真切,让在场者深切体悟红军“不畏艰难险阻,不惜牺牲一切”的伟大精神,更直观领悟“铁的纪律”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障。

前行至全维度影画场馆,“伟大转折”的历史画卷徐徐铺展,瞬间将众人带入遵义会议现场。紧接着,四渡赤水的灵动战术、巧渡金沙江的惊险突围接连呈现,影像中江水奔腾、山峦叠嶂与场馆空间变幻浑然一体,老同志们目光紧追画面,年轻学生党员屏息凝神,真切感受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深远意义,对“坚持独立自主、实事求是”的长征精神有了更深彻理解。

步入“砥砺征途”展区,实景化布置瞬间将人包裹。身旁冷风轻拂,带着凛冬寒意,精准还原雪山草地的严酷环境;三维声场中,风雪呼啸、战士喘息、互助低语交织回响,立体呈现红军与自然抗争的艰辛。在场者仰首凝望前方“茫茫雪山”,仿佛以双脚丈量那段艰苦卓绝的征程,切身感受红军战士在信仰支撑下的顽强意志,耳畔仿佛萦绕长征路上可歌可泣的互助故事。

参观途中,大家不时驻足沉浸式观看数字化历史场景与实物线索。老党员们向年轻后辈细细讲述那段烽火岁月里“顾全大局、严守纪律”的深刻感悟,青年党员们专注倾听、默默记录,在老少同行、光影相伴中,深化了对革命历史与长征精神的认知。


穿越“砥砺征途”的严寒风雪,最终抵达巨型环幕影院。巨大的荧屏上,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盛景缓缓展现:“胜利丰碑”的壮丽画面配合激昂的配乐,瞬间点燃了现场所有人的激情,令人热血沸腾。“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,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”“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”的醒目字样,在光影中熠熠生辉,既定格了历史的辉煌,更指引着未来的方向。
初心如磐薪火代代相传
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沉浸式体验深度融合,依托“红飘带”数字科技优势还原长征历程,既满足离退休干部党员深化党史学习、强化纪律意识的需求,也为青年大学生党员搭建向老党员学习的桥梁。众人一致表示,将以活动为契机,牢记初心使命,传承红色基因,在新时代“长征路”上续写责任担当,让长征精神、革命精神在传承中焕发崭新时代光芒。
文字:苏园园
图片:苏园园、谭 丽、黄小妹
视频剪辑:周辉俊
一审:李天翔
二审:高 鑫
三审:吕映红